一码中内部资料

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制造活动与人员职责

一码中内部资料 2024-08-17

在当今瞬息万变且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里,新产品的研发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创新与高效的生产流程更是关键。

智能制造行业的新产品开发流程的特点

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新产品开发流程具有一系列独特特点:

首先,其涉及跨领域技术的深度,如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尖端知识,这要求开发团队具备广泛的跨领域专业素养和强大的协同合作能力。

其次,客户对产品往往有高度个性化的定制需求,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场景和工艺要求差异巨大,每一款新产品都需精准契合特定客户的独特生产流程和业务模式。

再者,由于这些装备在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运行故障,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从设计到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最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可靠性验证标准

此外,行业内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涌现,新产品需要持续吸纳最新科技成果,这要求开发团队具备敏锐的技术洞察力和快速的创新响应能力

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制造相关的关键活动

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制造活动是一项繁杂且系统化的工作,包含了众多关键环节。从最初对可制造需求的判别,到最终的生产计划追踪,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策划和严谨执行。

以下是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制造相关的关键活动:

一、判别可制造需求

在这一阶段,制造代表需要与研发团队密切配合,深度理解产品的设计构想和功能特性,同时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产品的可制造性做出评估。比如,在一款新型智能数控机床的研发过程中,制造代表要考量其机械结构是否便于加工,控制系统的配置是否有利于高效运行,以及整体设计是否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二、制定制造策划和计划

制造代表要综合考量产品的特点、生产能力、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拟定出详尽且合理的计划。例如一家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研发新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代表需要规划零部件加工、组装、调试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资源分配,以保障项目按时完工。

三、制定供应链策略及计划

制造代表要与供应链团队紧密协作,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采购和库存。以一家开发智能物流装备的企业为例,在开发新款自动化仓储系统时,制造代表要确保电机、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及时供应,避免因供应链问题导致生产延迟。

四、制定新制造设备及方案计划

制造代表要依据产品的特性和生产规模,评估并选取适宜的设备,同时制定相应的操作和维护方案。例如,一家开发智能焊接设备的企业,制造代表需要考虑引进先进的激光焊接设备和检测仪器,以保证产品的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制定工艺初始方案及进行可制造性评估
       制造代表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工艺方案进行评审,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生产标准。在航空航天智能装备领域,一款新型智能检测设备的开发,制造代表要组织专家对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进行严格评估,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六、参与工艺评审环节
       参与工艺概要设计及子评审、可制造性评审以及工艺详细设计初稿及子评审等环节,制造代表要充分发挥协调和沟通的作用,整合各方意见,优化制造工艺。比如在智能电子制造装备的生产中,通过这些评审环节,可以对电路板的贴片、插件等工艺进行优化,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七、生产准备
       生产准备阶段是制造活动的重要前奏。制造代表要组织人员开展培训,保证操作人员熟悉新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同时要对设备进行调试和试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一家开发智能激光切割设备的企业,制造代表要组织员工进行激光切割技术培训,调试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能够顺利投入生产。

八、制定并下达采购、排产计划及编制物料清单
       按照销售合同、研发计划制定并下达采购、排产计划以及编制物料清单是将生产计划转化为具体行动的关键步骤。制造代表要与销售、研发和采购部门紧密合作,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在智能纺织装备行业,一款新的智能装备上市前,制造代表要根据订单数量和客户要求,合理安排零部件采购和生产排期,以满足市场需求。

九、参与生产装配及调试
      参与生产装配及工艺验证、整机调试等活动,制造代表要亲临现场,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比如在智能装备的生产中,制造代表要在装配现场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性能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十、物料采购到货检查与生产计划跟踪
       在厂内和现场物料采购到货检查以及生产计划跟踪环节,制造代表要严格把控物料质量,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同时要密切跟踪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以一家开发智能装备的企业为例,制造代表要对钢材、电气元件等物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还要跟踪生产进度,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保证订单按时交付。

制造准备相关活动的人员责任需要清晰明确

在新产品研发的整个进程中,制造活动的有序推进以及制造代表所承担的关键职责,是决定新产品能否成功进入市场的重要要素。

制造代表

  1. 作为制造专项的核心负责人,依据项目经理的需求与一二级计划,结合产品技术方案及制造可行性,悉心组织并制订详尽的制造领域相关计划(三四级计划)。此计划需经项目经理、PMC 以及采购代表评审确认,而后负责跟踪并确保落实。

  2. 积极牵头组织工艺工程师和研发技术人员深入研讨,明确产品的可制造性需求,精准评估并确定产品制造的可行性及相应的制造策略。

  3. 组织相关人员共同探讨,清晰界定制造成本,通过工艺改进竭力实现制造成本的最优状态(涉及财务 - 预算管理统筹)。

  4. 认真督导并审核工艺文件以及装备技术方案。

  5. 依据制造计划协调并推进研发样机制作、试生产、小批量生产等相关工作,同时对相关报告和检查表进行全面汇总与总结,形成阶段性总结报告(与 PMC 协同合作)。

  6. 按时参与 TR 评审,客观评估并反馈现存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改进方案。

工艺/装备工程师

  1. 严格按照制造代表的计划安排执行相关工作,积极配合制订制造策略。

  2. 依照产品设计方案以及研发相关人员(系统工程师和开发工程师)的意见,精心拟定产品工艺方案(SOP)和装备方案。

  3. 按既定计划顺利完成研发样机制作、试生产、小批量生产等工作,并及时提交相应的总结报告和检查表。

  4. 结合 TR 评审的关键要素,提前筹备相关的技术子评审,按时提交相关记录,并给出切实有效的相关问题解决方案和计划。

供应链计划(PMC

  1. 依据制造代表的研发阶段制造计划以及市场销售部门的订单(或预测),精心制定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同时兼顾试产和早期供货)。凡是需要通过本公司生产线进行生产加工的产品(部件),均需由 PMC 负责协调安排。

  2. 对各阶段采购和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持续跟踪监控,在必要时向上级反馈问题并积极协助解决。